重生之衙内_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郑浩的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郑浩的意 (第2/2页)

  已经处理了王正杰孔学海等人,这就足够了,起到了震慑和警醒的作用。

    我认为,宏观调控也应该循序渐进,一下子抓得太厉害,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过犹不及啊…”“如果大家都能遵守规则,这个金融大整顿,原本是不会发生的。”

    柳俊淡然说道,语气并不严肃,比较平和。

    他也相信,郑浩今天主动约见他,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给李玉骅做说客,更加不会是为了和他“打擂台”

    说得难听点,郑浩现今是为了和他“讨价还价”做准备。

    大凡精明的人,整~理}都清楚讨价还价的技巧,总是顺着人家的话语去说,这个价就要不起来了。

    “柳省长,喝茶。”

    郑浩笑了笑,说道,自己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

    “听说柳省长有泡功夫茶的爱好,连靳秀实同志都受了你的影响?”

    柳俊笑道:“谈不上是爱好,只是为了谈话的时候,有点事情做。”

    郑浩连这个事情都有所了解,可见对他柳省长,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这也很好理解,郑浩今天和他见面,总是要做些准备。

    冒冒失失的人,无论如何不能走到郑浩今天的高位。

    他柳省长对郑浩的了解,远比这个要深入得多。

    “呵呵,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倒是个很好的东西,可以消解浮躁之气。

    看来可以要韩梅她们在会所里准备一些茶具,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客人,也喜欢泡茶。”

    柳俊微笑点头。

    “柳省长,请问你对明珠市的经济发展,是个怎么样的看法呢?”

    喝了几口茶,郑浩又问道,看似漫不经心,很是随意。

    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好回答了。

    明珠市可谓是“大干快上”的急先锋和发源地,而郑浩正是这个工作的正管。

    但出乎郑浩意料的是,柳俊并没有多少犹豫,径直答道:“郑市长,请恕我直言。

    单纯从数据上看,明珠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极快的,GDP总值也很高,国内第一,名不虚传。

    但是,贵市的步子,确实迈得太快了些。

    一些项目,譬如说摩天轮之类的,在我看来,其实是没有必要搞的,与宏观调控政策相悖离…”

    郑浩也不客气,打断了柳俊的话,说道:“柳省长,咱们暂且抛开宏观调控这个环节,单纯地讨论一下明珠的经济发展模式,可好?”

    这一刻,郑浩脸上露出了很是固执的神情,如果自己观察的话,还能从他的眼神里解读到那么一丝忐忑之意。

    或许,郑浩也很想听听柳俊这个著名的经济建设强人对于明珠经济发展的真实看法吧!

    “好。

    我认为,明珠的经济发展,之所以位居全国第一,首先是基础好,其次,是地利好,再次,是政策好。

    当然,郑市长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基础、地利、政策再好,城市也难以飞速发展…”

    听到这里,郑浩嘴角牵动了一下,算是报以微笑。

    能让跋扈的柳衙内违心的夸奖他几句,很不容易啊。

    “但是,郑市长,作为城市的领头人,作为资深的经济专家,我认为,郑市长应该为整个城市的后续发展着想。

    明珠应该以高科技立市,以金融和商业立市。

    明珠地域比较小,特大型重型工业项目,不可能容纳太多,单位能耗极高的项目,最好是不要引进。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政策的倾斜,没有其他兄弟省市的倾力支持,单纯靠明珠自己的资源,是不是还能够支撑现在的发展模式呢?

    这一点,我认为日本就是很好的参照物,亚洲四小龙,也是很好的参照物。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地方小,资源贫乏。

    所以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就没有一个是走重型工业化道路的。

    单位能耗极高的项目,也是在国外进行。

    他们输出的,大部分是这种企业,在本国之内,这样的企业是很难生存的,限制太多了。

    因为他们背后,没有明珠这样强有力的后盾,不得不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未雨绸缪。

    我想,以郑市长的睿智,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柳俊缓缓说道,声音低沉有力。

    “政治,说白了,是要服从国家民族前途这个大局的。

    不然,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郑浩沉吟起来,久久不语。

    柳俊便端起杯子喝茶。

    良久,郑浩轻轻舒了口气,说道:“柳省长之言,也是颇有道理…”

    柳俊微微一笑。

    他估计,郑浩马上就要说到真正的主题了。Z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